最近,不少朋友都在问我这个“第二课堂”的答案到底咋整。说起来我前段时间也刚折腾完这玩意儿,正好今天有空,就跟大家伙儿好好唠唠我是咋一步步搞定的。
初识“第二课堂”
是家里小孩学校要求的,说要完成什么“第二课堂”的学习和答题。我心想这不就跟以前那些安全教育平台差不多嘛点点点,看看视频,答答题。结果小孩弄了半天,愁眉苦脸的,说有些题目老是答不对,或者根本不知道选哪个。
我寻思着,这能有多难?就亲自上手试试看。打开那个平台,界面瞅着还行,点进去找到对应的学习模块,通常是什么禁毒知识、安全防范之类的。
动手实践与摸索
我先是老老实实地把那些课程视频大概过了一遍,想着能从里面找到点线索。有些视频做得还行,但有些,就有点枯燥了。 看完视频就开始答题。有些题目确实有点绕,选项看着都差不多,或者有些知识点视频里提得比较隐晦。
第一次答下来,果然有错的。它那个系统还挺“智能”,会告诉你哪些错了,但不直接给正确答案,或者说,得让你重新学习再考,有点像补考的意思。
这时候我就琢磨了,这玩意儿既然是学习平台,题目肯定是有规律可循的。我就想了几个法子:
- 第一招:截图大法。 每次答题的时候,特别是遇到不确定的,或者答错了的,我就顺手截个图。这样方便我后面复盘,看看错在哪儿。
- 第二招:关键词检索。 有些题目,我会把题目里的关键词摘出来,然后回到学习资料或者视频里去定位,看看到底是怎么说的。虽然慢了点,但准确率能上来。
- 第三招:反复尝试与记录。 对于那些可以重复答题的模块,我就多试几次。注意,不是瞎试!是结合前面的截图和关键词检索,有针对性地去修改答案。我专门拿了个小本本,把一些模糊不清的知识点,或者容易混淆的选项都记下来。
我发现,这个“第二课堂”的题库,虽然可能挺大,但针对某个特定模块或者某次任务,它抽出来的题目范围,或者说核心考点,是有限的。你多试几次,把错误的都纠正过来,基本上就能摸清它的套路了。
整理与总结
经过几轮的“战斗”,我就把我遇到过的题目和我确认过的正确答案都整理了一下。怎么整理?最简单的方法就是:
第一步: 针对一个模块,先完整做一遍,能做对多少算多少。把所有题目(不管是蒙对的还是有把握的)和自己选的答案先快速记下来,或者截图。提交后,系统会显示对错。
第二步: 对于错误的题目,重点攻克。如果可以重做,就尝试修改选项。这时候,之前看的那些学习资料就能派上用场了。实在找不到,就根据常识或者一些基本的逻辑去推断。有时候,它还会给点提示,比如“请重新学习某某章节”。
第三步: 把最终确认正确的答案(通常是全部答对之后的那一套)好好保存下来。可以用文档,也可以就用截图配上文字说明。这样,下次再遇到类似的,或者帮别人看的时候,心里就有底了。
我记得当时搞那个禁毒知识竞赛的题目,有些题目特别细,比如问某种毒品的俗称,或者某个条例的具体内容。这种就得特别留意学习资料里的细节。
最终实现
就这么一步一步地来,我基本上就把小孩那个“第二课堂”的任务给清掉了。关键就是要有耐心,别怕麻烦。 一开始可能觉得费劲,但你把一个模块的题目都摸透了,正确答案都拿到手了,后面就轻松了。
我发现这个过程,虽然目的是为了“答案”,但自己也确实又重新学习和巩固了一些知识,比如哪些东西是毒品(酒精不算,罂粟壳算),兴奋剂有啥(冰毒)。也算是意外收获。
朋友们,如果你们也在为“第二课堂答案”头疼,不妨试试我这个笨办法:认真看(学)一遍,动手做(答)一遍,错了再改(查),再 几次下来,保准你也能把这事儿给摆平了!希望我的这点实践经验能帮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