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筋急转弯小游戏有什么好处?智力提升乐趣多多

今天突然想起家里那本落灰的《脑筋急转弯大全》,心血来潮就想跟六岁的小侄子玩几把。书封皮都泛黄了,掸掉灰,随便翻到一页,冲着正在看动画片的娃就喊:“小宝,考考你!什么门永远关不上?”

小家伙动画片都不香了,立马扔下遥控器跑过来,眼睛瞪得溜圆:“我知道!是冰箱门!” 我乐得直拍大腿:“错错!再想想!” 他急得抓耳挠腮,在屋里转了两圈,指着他自己的玩具车:“车……车门?” 我又摇摇头。看他都快急哭了,我憋着笑提示:“不是真的门,是用脑子想的。” 他突然“!”一声,蹦起来:“脑子开窍!是……球门!对不对!” 那得意劲,眉毛都要飞上天了。

玩着玩着就发现了闪光点

我俩就这么一个接一个地问,时间过得飞快。中间我故意瞎蒙了几个错误答案逗他,他急得直跺脚:“不对不对!你笨!” 非得让他当考官考我,结果轮到他出题:“小明做作业从不抄袭,为什么老师说他抄了?” 这下轮到我犯傻,憋了半天也答不上来。看他那胜利在望的小表情,我心痒痒:“快说答案!” 他大声喊:“因为小明是左手写字,老师说他‘左’(抄)了!” 这答案把我俩笑成一团,满地打滚。

短短半小时,我算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这看似简单的小游戏藏着大作用:

  • 小侄子思路明显活了:刚开始只盯着眼前看到的东西想答案,被我那个“不是真的门”一提醒,突然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,开始琢磨“门”的不同意思。
  • 胜负欲和笑声齐飞:答错了着急,答对了那股子得意劲儿藏都藏不住,特别是他把我考倒那会儿,自信心爆棚。关键是整个过程我俩嘻嘻哈哈,根本停不下来。
  • 僵化的脑袋被敲开了缝:那个“作业”的题,我第一反应就是“抄答案”,完全没往“字的方向”那根筋上拐。小家伙的答案像根小木棍,哐当一下把我僵化的思路敲开条缝。

这游戏真不只是乐呵一下

下午带他去超市,他指着一个卖渔具的招牌“年年有鱼”,兴奋地喊:“姑!看!‘年年有鱼’,脑筋急转弯!” 还问我“渔具店‘年年有鱼’,那‘鱼’(余)是不是有很多‘鱼’?” 把我逗得够呛,但也惊到了——这家伙开始主动联想,把游戏里的“歪脑筋”用在看字上了!这可比逼着他认字卡片有趣多了。

后来我自己闲着也翻那本书,琢磨题目的弯弯绕。有些题真想不出答案,一看解释又豁然开朗,那种“!原来还能这么想!”的感觉特别爽。比如“什么东西别人请你吃,但你还得自己付钱?”——答案是“官司”。这角度,绝了!脑子就像做了个轻量级的举铁,有种“想通了”的爽快感。

总结就一句话:脑筋急转弯这玩意儿,谁玩谁知道。开心是实打实的,顺带还把思维的墙偷偷拆了几块砖。家里有娃的,闲得发慌的,睡前刷手机的,随手翻几道问问身边的人,指不定就有惊喜,笑声和脑筋,一起转转更健康!